客流观察 | 深圳地铁2022年11月客流月报
Metro Bay 地铁大湾区
批注
01
客流总量
02
客流强度
本月客流强度均值回升至1.2上下,不仅单月以明显优势领先,月中也顺利抢回全年均值第一的宝座,预计客强“四连冠”近在眼前。但月末随着新线开通,工作日客流强度第一终告失守,交给另一座目前生产生活情况仍然比较稳定的一线-上海。
03
换乘系数
本月换乘系数规律出现了微小的变化,总体已经达到1.69以上,并有多日换乘系数超过1.7,其中疫情平稳时周日换乘系数和工作日进一步接近,而周一换乘系数未必能超过周五。12号线和6号线支线开通后换乘系数似有微小提升,但提升很小,应和12号线主要为加密线,进站客流扎实有关。
04
分线客流
各线路本月均值如上图所示,8号线休息日均值超过工作日,其它仍为休息日低于工作日,大部分落差有所缩小,14号线出现转型。
第一梯队
第一梯队线路方面,工作日、休息日排序和以往基本相同,5号线仍然稳居榜首,1号线本月有一次破百,工作日继续居次席,12号线对1号线的影响暂时难以观察。但3号线休息日均值竟超越1号线,周日超越已成常态。但从工作日客流来看,3号线反倒较10月有所下滑-说明14号线可能分流了一部分通勤客流,但由于14号线总体均衡的客流属性,支撑住了3号线的休息日客流。
第二梯队
本月第二梯队最大的亮点仍然是11号线-它在工作日优势已经很大,普工一度逼近60w,甚至之前不算强的休息日也力压4号线,三项均值均居梯队榜首。4/7/9三条线路工作日则紧挨,4号线本月受影响较大。10号线工作日重新站上40w,6号线表现则相对平庸。
第三梯队
今年开通的两条新线-12/14号线以20余万独自居第三梯队,有点类似6/10号线在2020年时的情况。14号线尝鲜潮褪去后周末客流大体和普通工作日相当,都能稳定在20w以上,峰值突破25w。12号线开通仅3日且全为工作日,具体形态未知,但12号线经过多个大客流站点(桃园、灵芝等),在疫情大环境恶化之下仍交出22w,超14号线的答卷,若在疫情相对平稳时应能达30w-即客流强度合格。希望12号线能够再接再厉,不负众望。
8号线
8号线客流大体为节假日型,但受疫情压制并不稳定,且周日低于周六,难以三连高,但见微知著-在全网既有线较2021年有近一成下降的时候,8号线工作日客流仍和2021年差不多,说明客流仍然在“悄悄培养”。
本月将最后三条量级较小的线路合为一个梯队。有轨电车客流相对最稳定,但在11.22日仍出现了异动。20号线受展会影响很大,无视工作日休息日规律,无展会时工作日、休息日皆在0.5w稍上方,12号线对其影响暂不明显,有展会时少则1w余,多则近3w,这说明了单点客流的变数往往较大,但放到全网来看,对形态影响却几乎可以忽略。
05
轨交占比
10月的轨道交通占公共交通出行比值为64.19%,小幅反弹但未创新高,考虑到14号线在月末开通,其对轨交占比的影响仍需进一步观察。
06
12月展望
11月均值一扫阴霾拉到年度最高,单日客流也出现年度新高,但这也只是2022年恰逢天时地利人和的小旺季,在新线净增量近30w的情况下(11-10w,14-20w),和2021年的水平仍差一成有余。12月病例数可能还会继续增加,但只要能做到坚持第九版,落实二十条,同时封控面积保持总体可控,那工作日总体量级应该有望重回600w。不过12.24-25,12.31都是休息日,在目前的大环境下,冲高希望应是十分渺茫,今年应该是见不到历史新高了,休息日历史新高也够呛。
- 往期精彩回顾 -
最新进展,深圳地铁8号线三期小梅沙站-溪涌站右线盾构区间盾构始发
- 深圳最新专题推文回顾 -
建设进度图:深圳地铁在建线路建设进度图【2022年10月】
深度分析:深圳地铁五期来了!18号线、20号线、25号线、27号线比选!
热点解读:解读 | 如何评价深圳地铁五期规划?四大亮点逐个看!